|
||
王重陽:與物同求不同貪(圖)摘自:《王重陽內修十論》 制作:道德網站
夫人事衣食,我之船舫也,欲渡于海,必資船舫。因何未度,先廢衣食?虛幻實不足營為,然出離虛幻,未能遽絕(衣服和飲食雖屬虛幻,不足以為其費心和經營,但是在尚未成道以前,還得以此為船舫,而不能完全的斷絕)。雖有營求,莫生得失之心(雖然營求衣服和飲食,但內心不執著于事物的得失)。有事無事,心常安泰,與物同求不同貪(例如,圣賢與凡俗同樣追求和致力于人類的和平與富足,但圣賢并不是為了貪求由此帶來的享受和榮華富貴,此謂“同求不同貪”。這也是老子所說:“功成身退”的原因),同得而不同積(和光同塵,而心超物外)。不貪故無憂,不積故無失(沒有貪心,也就不會因事物的得失產生憂慮;不積聚財物,也就不會患得患失)。跡每同人,心常異俗。此言行之宗要,可力為之。 注:青綠色字體為東方陽熹的注釋。 上傳日期:2014.6.18
|
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