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東方陽熹心語集一○五、為什么說不生不滅即是涅槃? “《大般涅槃經》中所說的:‘如來之性實無生滅。’乃是佛語,不可疑謗。如佛所說,每個人的自性本無生滅,每個人回歸了本性——即明見佛性,即是如來,即是解脫,即是涅槃。”我回答說。 “既然人本來就不生不滅,還談什么修與不修呢?”對方繼續問。 “因眾生佛性終日被分別妄想所覆,用而不知其用,有而不覺其有,明而不見其明,所以言修。” “那該怎么修呢?” “無求、無著,放下一切的執著和分別妄想,即是修行。” “難道不用放生,不用讀經,不用圓滿人世間的家庭事業,無求、無著就能了脫生死了嗎?” “經云:‘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’又云:‘設教只為標心’,一切經教,一切法門,不過是引導人們返本還原——回歸自性的方便法而已。而每個人的自性從無始劫以來,本無生滅、本來清凈,只因人們被物所迷,心隨物轉,才有了垢凈、生滅之心,故斷際禪師云:‘一切佛法總不用學,唯學無求無著。無求即心不生,無著即心不滅,不生不滅,即是佛。’” “如你所言,所謂的垢凈、生滅,是本來不存在的,只是人們產生了那樣的思想意識,對嗎?” “對。先圣言:‘本來無一物’,‘夢里明明有六趣,覺后空空無大千’。六道眾生的生命本質(自性)本無生死、苦樂、得失、來去,因其迷在幻境中,以假當真,認幻為實,才產生出種種的妄想執著,并因妄想執著輪回六趣,難以解脫。” “我對這些道理有時明白,有時糊涂,難以證悟,這是怎么回事?” “這是因為你習性稟性深厚,貪著物欲,情牽物擾,所以難以證悟。若欲得證,無須外求,去其障蔽,自性乃見。如風起浪,風息水自然平靜;又如云蔽日,烏云散盡,日光自然顯現。故學佛者不可妄生貪求,將心求心,離道反遠。唯有死心化性,放下后天的一切執著,方可解脫。若情欲不去,狂心不歇,貪淫不止,終不得道。” 東方陽熹
|
||
|